2022年,街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锚定“幸福济川、品质济川、美丽济川”目标不动摇,以“353工程”为工作指引,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投身“一边撑伞,一边推车,一边看路”的生动实践,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促进高效能治理,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预计完成工业开票销售116.52亿元,工商税收收入4.8亿元(其中园区完成3.8亿元);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06.56亿元,工业投资45.79亿元,服务业投资16.82亿元;实现实际利用外资1533万美元,货物进出口1.61亿美元。军民结合产业完成开票销售50.59亿元,同比增长7.74%,占总额的比重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产业核心进一步巩固;三大特色产业完成开票销售总额75.42亿元,同比增长3.1%,占总额的比重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街区将坚持统筹提质城乡发展,着力提高城区品质配套,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现场,挖掘和盘活集体资产优势,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资源分配调查摸底和农村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全面推进法治化建设和社会面稳定。坚持厚植提升民生福祉,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基本民生服务兜底能力,增强“四助”精细服务托底能力,增强文体惠民服务供给能力。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重点攻坚信访和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牢固抓实综治平安整体建设。围绕“一流的产业园区、一流的兴业名区、一流的开放新区”建设目标,落实过硬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全部精力花在抓实干、抓落实、抓督查上,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坚持首位战略,推动产业能级显著提升,打造一流的产业园区;狠抓项目攻坚,实现引建成效显著提升,打造一流的兴业名区;持续优化环境,促进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一流的开放新区。
范存力强调,新的一年应展现“为”的担当,要用思路谋出路,在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上奋发有为。要充分认识到,只有产业的升级转型才有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只有企业的集聚集群才有产业的升级转型,只有招商的提质提效才有企业的集聚集群,只有环境的开明开放才有招商的提质提效,深度拓展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全面做好外贸、外经、外资工作。要在加快提升城乡发展水平上主动作为。要在加快提升民生发展水平上善作善为,全面提升“幸福指数”“满意指数”“平安指数”,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工作状态需呈现“实”的作风,深入贯彻“实干六条”,持续开展“五争”竞比,把重实干、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工作始终,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泰兴新实践贡献济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