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可能,明年我打算再写一篇文章纪念,回忆前两年仙去的我的一位本家舅舅——周震,他曾在李秀河地区当过武工队队长,经历过姚家庄突围战,参加过抗美援朝,在祖国转战南北的铁道兵。

我这个人家乡情结很重,在路上遇到讲泰兴话的不相识人也会主动聊几句,为此,我曾在西昌卫星基地和去基地送空调的泰兴空调企业的人交谈过;在山西岢岚卫星基地执行任务时,专门去在那儿参加建设的泰兴施工队看望他们,在简陋的工棚里聊得很欢。更向刊物介绍过和我们航天相关的年轻人物,如原北京指控中心徐红兵同志,他现在自主择业,从北京回泰兴搞有机肥料。尤其是在嫦娥一号中和我们合作的常进同志,他很有进取心、聪明能干,对他有不少赞扬和推荐,为此,刊物对他也有较多的报道和宣传,常进同志现已当选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在科学研究,尤其是暗物质探索方面有显著成果。我想刊物后续肯定还会对他的成果和工作有所跟进,我也希望刊物继续并扩大对家乡后起之秀的关注和报道。
与《印象泰兴》交往增多,发现他们都是很敬业、很负责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刊物办得更好。与孙主编及编辑部同志的友谊也逐日加深,成为了朋友,他们也不把我当外人,我也把他们看成家乡人。小孙她们还多次去南京看望我90多岁的老母,老母对她印象很深也很好,有一年我一位堂兄过世,还委托编辑部送去一个花圈表示悼念。每当想起这些,心里总感到暖暖的。当然,我也尽力为刊物的发展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主动与主管领导、部门沟通,使她们能得到更多一点理解和支持。
今年的银杏节,我第一次回乡参加了有关活动。“银杏”是我熟悉的,从小就看着家乡的大银杏树,夏天在树下乘凉,秋天收获满满!离我们村不远就有一个村子叫银杏村,现在宣堡镇还有古银杏公园,这是一张家乡亮丽的名片!这次活动规模很大,嘉宾众多,成果斐然,特别是许多“高层次人才推进会”的乡贤从各地回来,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也见到许多客商纷纷前来投资,十分红火;中央多家媒体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做了充分报道。活动期间,孙主编和编辑部同志、她的家人专程来探望我,由于我安排很多,见面时间虽短,但却约定了一件事:今年《印象泰兴》要出100期了,希望向我约一篇稿子,我愉快地答应了,我也为如何办好这个第100期中肯地提了自己的意见。尽管年底事很多,我还是要写好这篇文章,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第100期一定会有不少佳作,文章会有情有感,刊物一定会有保存价值!
祝《印象泰兴》越办越好!
叶培建
2019年12月6日于北京